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正文

四人赛:12月13日:新题 最新挑战答题

  • 2023-12-14 09:11:22
  • 群主
  • 18288

根据学友飞船整理文件收集,感谢作者,感谢群友分享。

1.小说《西游记》中,隐雾山的南山大王原来是____成精。

A.苍狼
B.豹子

2.小说《西游记》中,豹子精南山大王座下先锋本是____成精,它原是狮驼洞中小妖,后投奔南山妖王,献计擒住了唐僧。

A.苍狼
B.狐狸

3.小说《西游记》中,天竺外郡凤仙郡连年干旱,凤仙郡的郡侯发布祈雨榜文。唐僧一行人到达凤仙郡时揭了此榜文,孙悟空称可以____。

A.代为找到水源
B.送此郡一场大雨

4.小说《西游记》中,凤仙郡为了纪念唐僧一行的祈雨功德,新建了____。

A.镇海禅林寺
B.甘霖普济寺

5.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一行来到天竺外郡凤仙郡,看到凤仙郡“民事荒凉,街衢冷落”。这是因为此地连年____。

A.洪涝
B.干旱

6.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等捉住打劫地灵县寇员外家的强盗后,想要返回寇家____,结果被官兵当做强盗捉拿。

A.送还财物
B.告知原委

7.小说《西游记》中,豹子精南山大王手下先锋小妖设下____计,企图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全部支开,掳走唐僧。

A.分瓣梅花
B.金蝉脱壳

8.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等将山中樵夫从豹子精南山大王的洞府中救出,樵夫母子则以____报答唐僧师徒的救命之恩。

A.金银
B.素斋

9.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等因被诬告为打劫地灵县寇家的强盗,受尽酷刑,只得把____交给狱卒。

A.钵盂
B.金银
C.袈裟

10.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一行来到天竺外郡凤仙郡,凤仙郡的郡侯复姓____,孙悟空笑道:“此姓却少。”

A.欧阳
B.上官

11.小说《西游记》中,趁着雨夜抢劫寇家,踢死地灵县老员外寇洪的真凶是____ 。

A.孙悟空
B.强盗

12.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一行途经灭法国,住店时本在柜子里睡觉,却遇上____。

A.强盗打劫
B.狂风暴雨

13.小说《西游记》中,“金眼圆睛禽兽怕,银须的竖鬼神愁。张狂哮吼施威猛,嗳雾喷风运智谋”说的是隐雾山妖魔____。

A.狮魔王
B.南山大王

14.小说《西游记》中,豹子精南山大王手下的小妖原来在青狮、白象、大鹏三魔王占据的____居住,知道孙悟空打败了三魔王,所以了解其厉害,并向南山大王作了详细说明。

A.火云洞
B.狮驼岭

15.小说《西游记》中,地灵县老员外寇洪之妻因唐僧等不受她的斋供,于是诬告____打死了寇洪。

A.孙悟空
B.猪八戒

16.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告知凤仙郡郡侯,想要凤仙郡下雨就需要____,并指点凤仙郡郡侯要其回心向善才能帮他解决。

A.完成玉帝立下的三件事
B.多供奉香火

17.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在凤仙郡看到“许多穿青衣者左右摆列”。在我国古代,____常穿青衣。

A.舞狮者
B.求雨者

18.小说《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道场在天竺国灵山____。

A.小雷音寺
B.大雷音寺

19.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辞别了钦法国(原灭法国)国王继续西行后遇隐雾山阻路,唐僧自觉神思不安,孙悟空提起《多心经》,唐僧说那只是____。

A.修心
B.修德

20.小说《西游记》中,豹子精南山大王曾把唐僧捉去自己在____中的洞府,该洞府“崖前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门外苍松,黛色参天二千尺”。

A.隐雾山
B.平顶山

21.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在____渐趋定型。

A.元代
B.明代

22.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过凤仙郡时,当地已经干旱三年。____

A.正确
B.错误

23.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曾使法术将灭法国国王及其皇宫内院、五府六部、各衙门的大小官员全部剃了光头。____

A.正确
B.错误

24.小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和善才(原文如此)童子曾告知唐僧等人灭法国的国王要杀一万个和尚,唐僧一行到灭法国的时候,正好还差四个和尚,因此十分危险。____

A.错误
B.正确

25.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一行辞别了钦法国(原灭法国)国王继续西行后遇隐雾山阻路,孙悟空故意将山中妖怪喷出的雾气说成村上人家蒸白米干饭、白面馍产生的雾气,诱骗贪吃的猪八戒主动前去化斋。____

A.错误
B.正确

26.小说《西游记》中,天竺国下郡玉华县的城主是天竺皇帝的宗室,被封为玉华王。他初次见唐僧师徒时,曾因唐僧的徒弟孙悟空等人丑似妖魔,而心中害怕,面容变色。____

A.错误
B.正确

27.小说《西游记》中,灭法国王最终皈依佛门,并将国号改为“钦法国”。____

A.错误
B.正确

28.小说《西游记》中,隐雾山的樵夫告诉唐僧等人,隐雾山距离天竺国不满千里。____

A.正确
B.错误

29.小说《西游记》中,隐雾山豹子精起名“南山大王”的典故出自汉代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隐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____

A.正确
B.错误

30.肉类干制是最古老的肉类加工方式,早在____一书中就出现了“腊人”的官职,掌管着宫廷所有干肉的制作和烹饪。

A.《周礼》
B.《史记》

31.中医药理证明,____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主要产区在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等地。

A.白茶
B.乌龙茶

32.蔗糖可分为红糖、白糖和冰糖3种。其中适合体弱或大病初愈人群食用的是____ 。

A.红糖
B.白糖

33.青稞是我国____人民的主食,将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后,用酥油和成面团制成的糌粑是该族的一种特色小吃。

A.藏族
B.朝鲜族

34.我国古代的油料加工技术主要有舂捣法、水代法、压榨法和石磨法。其中____ 是文献所见最早的制油技术。

A.舂捣法
B.压榨法

35.在我国汉代时期,用煮熟的大豆加盐发酵制成的____成为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消费品之一。

A.豆浆
B.豆豉

36.我国古代禽蛋加工基本使用腌制法。咸鸭蛋和松花蛋是我国最受欢迎的风味蛋,经过历史的演变,有的地方还形成了____吃两蛋的习俗。

A.元宵节
B.端午节

37.范堤也称范公堤,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____倡导所筑。

A.范雍
B.范仲淹

38.吴王夫差率众开凿运河____,并利用其成功对楚国实施声东击西的“疲楚”战术。

A.灵渠
B.邗沟

39.成语“楚河汉界”指的是哪条运河?____

A.鸿沟
B.邗沟

40.苏州____的设计者根据传统农耕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园内多积水的劣势经过人工疏浚化为以水景见长的优势,用大面积水面营造出开阔疏朗的空间感。

A.拙政园
B.虎丘

41.中国古典园林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还具有科学性和技术性。从地域上分,有江南园林、蜀中园林、岭南园林、____等。

A.北方园林
B.华东园林

42.扬州个园是____的代表,设计者将四季假山设置在一园之中,这种以时令为主题的独特的艺术手法来自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自然崇拜,体现出农耕文明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季的世界观。

A.皇家园林
B.私家园林

4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唐代王翰所作的《凉州词》,诗句中提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佳酿——____。

A.黄酒
B.葡萄酒

44.黍俗称____,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的一般用来酿酒,非糯质的食用较多,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A.黄米
B.小米

45.二十四节气中,反映____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A.天文
B.季节

46.新疆地区因地制宜开凿的“____”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著名工程之一。

A.都江堰
B.坎儿井

47.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在四川岷江上修建的____,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灵渠

48.秦始皇派遣征南大将史禄主持开凿的____ ,连接湘江和漓江,进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式梯级通航运河。

A.灵渠
B.郑国渠

49.下列选项中,____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称。

A.引漳十二渠
B.灵渠

50.东汉时,发明家马钧设计了连续运动、从低处向高处提水的____。它通过轮轴转动使刮水板循环运转,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

A.龙骨水车
B.辘轳

51.下列古代水渠中,采用“井渠法”修筑的是____。

A.龙首渠
B.郑国渠

52.位于贵州省石阡县境内的____,地处佛教名山佛顶山脚下,被誉为“佛顶山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

A.楼上古寨
B.郭峪城

53.古籍《释名》《周礼》和《礼记》中都有乳制品制作和使用的相关记载。“食肉饮酪”在当时被认为是____的饮食习惯,他们无法靠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可以从乳制品中获得。

A.南方地区的人们
B.草原游牧民族

54.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形成了羹、炙、炮、煎、蒸、濯、脍等多种烹饪方式。其中____就是把肉穿成串,在火上烤,类似今天的羊肉串。

A.炮
B.炙

55.早在汉代,我国就已经形成了羹、炙、炮、煎、蒸、濯、脍等多种烹饪方式。其中____就是现在所说的炸,将肉放入热油中进行烹饪。

A.炮
B.濯

56.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是____。

A.二十四节气
B.七十二候

57.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先民根据长期的观测、实践和总结,把一年的四季寒暑交替划分成____个节气。

A.十二
B.二十四

58.水利科学专著《管子·度地》提出,世有水、旱、风雾雹霜、瘟疫、虫五害,尤以____为重。

A.水害
B.虫害

59.大约三国时期,我国开始提取和使用植物油。____开始利用油菜和大豆榨油,而花生油则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出现。

A.宋代
B.明代

60.安徽宏村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整个村子呈“牛”形布局,至今保存有百余幢____古民居。2000年,宏村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A.宋元
B.明清

61.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农村,每年正月二十五要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____”,是过去人们祭祀仓神,祈望五谷丰收的节日。

A.填仓节
B.尝新节

62.在我国的茶叶中,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属于____。

A.乌龙茶
B.绿茶

63.在我国的茶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洞庭碧螺春等都属于____ 。

A.乌龙茶
B.绿茶

64.下列茶叶中,____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A.乌龙茶
B.绿茶

65.位于北京北海公园东北角的____,是祭祀蚕神西陵氏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对于先农和蚕神的祭祀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仪式。

A.先蚕坛
B.静心斋

66.稻米的品种很多,一般被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其中,____的米粒比较长,煮饭黏性比较弱,膨胀性大。

A.粳米
B.糯米
C.籼米

67.酒酿是____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传统食品,它热量高、营养丰富,可以增进食欲,深受人们喜爱。

A.糯米
B.粳米
C.籼米

68.稻米中黏性最高的是____,其蛋白含量也最高,这种稻米好吃但是比较难消化,需要精加工,通过反复捶打或发酵,再加工成食品就比较好消化。

A.糯米
B.籼米
C.粳米

69.稻米的品种很多,籼米和粳米是稻米的两种类型,其中____短而厚,煮饭黏性比较大,膨胀性小,蛋白含量也比较高一点,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A.粳米
B.籼米

70.下列选项中,____又名皮蛋,或称变蛋。明代的《养余月令》《物理小识》等书记载了其详细的加工方法。

A.松花蛋
B.咸鸭蛋

71.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____的节气中。

A.大暑、大寒
B.小暑、小寒

72.在中国民间,自古就有所谓“开门七件事”的说法,“七件事”分别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____

A.错误
B.正确

73.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中国古人探索出了一系列茶叶加工工艺,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所公认的四大茶类。____

A.错误
B.正确

74.魏国的筑堤专家白丹观察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的现象,成为了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由来。____

A.错误
B.正确

75.山西晋祠的水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灌溉周围农田。____

A.错误
B.正确

76.在传统农耕社会,人们对于春天是非常重视的。据古书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迎接“立春”的仪式。____

A.正确
B.错误

77.按照加工时干燥方法的不同,绿茶又可以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____

A.错误
B.正确

78.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举行,到了明清时期,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____

A.错误
B.正确

79.我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水利最早的国家之一,先民通过治理江河湖海、修筑陵塘坝堰水利工程来有效抵御水旱灾害。____

A.正确
B.错误

80.由于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因此更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比较多。____

A.正确
B.错误

8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相管仲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科学专著——《管子·度地》。____

A.正确
B.错误

82.豆酱是利用豆、麦等谷物发酵而成的调味品。____

A.正确
B.错误

83.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对2500多年前的肉类食品加工,从原料、配料、工艺和贮藏等生产技术作了全面的综合叙述,其中“____”记载了多种多样的肉类加工方法。

A.作六味脯法
B.作五味脯法

84.茶圣陆羽认为,煮茶时对水的选择也很重要。他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____上,____中,井水下。”

A.山水 江水
B.江水 山水

85.唐朝时,出现了用水力驱动的____。

A.翻车
B.筒车

86.我国古代提水灌溉工具种类丰富。在新石器遗址发现的小口尖底陶瓶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理和平衡原理,使用时将尖底瓶放置于水中,等水自口流满时,尖底瓶会自动竖起。____

A.正确
B.错误

87.中国园林的雏形是古代贵族的宫苑。灵囿是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____记载“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轫鱼跃”,可见古典园林最初承载着农业生产的功能。

A.《吕氏春秋》
B.《诗经》

88.小麦磨成面粉,可以加工成馒头、面条、花卷、饺子、糕点等食品。由于气候的原因,____产的小麦面粉更筋道、口感更好。

A.北方
B.南方

8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和水电站是____,它同时也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泄洪能力、航运效益最大的水利工程。

A.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B.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90.田螺坑村位于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为黄氏客家家族聚居地,是一个____村落。

A.土楼
B.窑洞

91.古时,农民对土地十分崇拜,认为田地劳作丰收与否是由土地神管理的,因此,每年春耕前和秋收后都要虔诚祭祀土地神,于是就有了“春社”和“秋社”,社就是指土地爷。____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

A.春社
B.秋社

92.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的____,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

A.宏村
B.田螺坑村

93.极具中国风味的腌腊肉制品____,主要是用盐对猪腿进行腌制,之后经过自然风干和发酵制成。

A.火腿
B.香肠

94.小说《西游记》中,豹子精南山大王使用的兵器是铁杵。____

A.错误
B.正确

95.唐宋时期,化湖为田,把堤岸伸入水中,抽掉堤内的水造成田,这种造田方法叫____。

A.垛田
B.圩田

96.加工咸鸭蛋既是一种加工方法,也是一种保存措施,咸鸭蛋至今仍是餐桌上受人喜爱的食品。北魏时期的____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腌制咸鸭蛋的方法。

A.《齐民要术》
B.《养余月令》

97.蔗糖可分为红糖、白糖和冰糖3种。其中纯度最高,不易变质,可单独作为糖果食用,也可作为调味剂,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功效的是____。

A.冰糖
B.白糖

98.最传统的水产品加工方法是____,通过自然干燥,除去水产品中的部分水分,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

A.干制
B.腌制

99.清明在____后。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

A.谷雨
B.春分

100.中国古典园林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还具有科学性和技术性。从功能上分,有皇家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庙园林、____等。

A.纪念园林
B.公共风景园林

101.北京____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明清两代统治者亲自耕祭先农(炎帝神农氏)的祭坛,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炎帝神农氏祭祀文化的集大成者。

A.天坛
B.先农坛

102.创作于南宋时期的绘画长卷作品《耕织图》系列中的____,是中国最早的记录蚕织生产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南宋时期蚕农从春蚕吐丝到纺丝成衣工艺生产和流程的全景图。整幅画作高度写实,内容详尽,是研究中国丝织技术的最为权威和直观的史料。

A.《蚕织图》
B.《养蚕图》

103.缂丝技术起源于汉魏,成熟于唐代,____ 达到鼎盛时期,明清时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A.宋代
B.元代

10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的国家。____

A.正确
B.错误

105.葛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从中抽取出的纤维可以用于纺织,织成的织物称为葛布。____时期,葛布已经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服装原料了。

A.商周
B.秦汉

106.《氾胜之书》是____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该书主要论述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内容。

A.东汉
B.西汉

107.秦观的____是中国宋代有关养蚕制丝技术的专著。该书总结了宋代以前山东兖州地区养蚕和缫丝的经验,尤其对缫丝工艺技术和缫车的结构型制进行了论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本养蚕、缫丝专著。

A.《农书》
B.《蚕书》

108.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约公元前22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初的夏朝)的一部农事历书是____。

A.《夏小正》
B.《吕氏春秋》

109.中国传统农学思想“三才论”中的“三才”最初只在治国理政和军事战争上得到解释和应用。____第一次将“三才”思想用于解释农业生产。

A.《吕氏春秋》
B.《春秋》

110.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民间就利用蓝草色素给棉织物染色。____中专门记述了用蓝草制作蓝靛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蓝靛制作工艺的记载。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111.韩鄂的____约成书于唐朝末期或五代之初。该书将一年四季分为12个月,列举了农家各月应做的事项,是一部月令式的农家杂录。

A.《四时纂要》
B.《四民月令》

112.暗褐色的黑茶不但能够长期保存,而且还有越陈越香的品质。我国____少数民族人民特别喜爱黑茶,因为他们的日常食物以牛、羊肉和奶酪为主,喝黑茶能够去肥腻解荤腥,因此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A.西北
B.东北

113.宋代麻纺织产地主要集中在南方,以____ 产的苎麻布最负盛名。

A.广西
B.广东

114.按照鲜叶的老嫩,黄茶可以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黄茶是我国的特产,____是中国黄茶之乡。

A.湖北武汉
B.湖南岳阳

115.从蚕茧中抽出蚕丝的工艺叫作____。

A.络丝
B.缫丝

116.轧去棉籽的棉花用于手工纺纱或作絮棉之前,需经过弹松,这一工序称为____ 。

A.弹棉
B.纺棉

117.在麻纺织技术出现之前,人们用____来敲打麻类植物,使其变软,易于撕扯成缕,然后用以搓绳或结网。

A.石块
B.木头

118.被誉为“中国草”的____,由于需要经过脱胶等工艺才能作为纺织原料,所以用其做纺织原料的时间要比葛布晚。

A.苎麻
B.茴麻

119.将松散的纤维拧成线条并拉细加捻成纱的过程叫纺纱,我国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是____。

A.手摇纺车
B.纺锤

120.战国时期,在纺锤的基础上产生了效率更高的____纺车。

A.手摇
B.脚踏

121.纺棉是将棉花纺成棉线的过程。远古时期的人们最早是通过____来进行纺线的。

A.徒手搓拈
B.纺车

122.海南黎族人采用____内的棉花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叫做黎锦。黎锦是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艺品的统称,是中国较早的棉纺织品,古称吉贝布,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久负盛名,有着“黎锦光辉艳如云”的美誉。

A.木棉花果
B.棉花果

123.成都的蜀锦、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和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其中____被誉为“古代织锦的活化石”。

A.成都蜀锦
B.南京云锦

124.秦汉前中原地区已开始用纺车并拈丝麻。宋代用于纺棉的纺车以王祯《农书》中记载的____为最早。

A.脚踏三锭纺车
B.木棉纺车

125.酒液清澈透明,芳香浓郁,酒精度较高,通常也被称为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的是____。

A.黄酒
B.白酒

126.黄茶的制作工艺与____非常相似,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而最大的区别则在于“闷黄”,这也是形成黄茶的关键所在。

A.红茶
B.绿茶

127.在我国,红茶的品种以____最为著名,是我国第二大茶类。

A.祁门红茶
B.大吉岭红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