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息、月息、日息,几分、几厘……搞不清楚?
借款人在贷款时最关心的问题,除了额度就是利息了。年息、月息、日息、几分、几厘这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往往让借款人一头雾水!今天就来聊聊这几个名词之间的关系。
一、年息、月息、日息间的换算
年息(即年利率)通常用“%”表示,月利率用“‰”表示,日利率通常用“”表示。三种利率之间的换算方式如下:
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年利率/360=月利率/30
注:合同无特别说明,年与日之间以360换算,月与日之间以30换算
二、几分、几厘分别代表多少?
几分、几厘常见于民间借贷,大家听着熟悉却不知道怎么计算的,其实也不难理解。
货币的计量单位为元角分厘,相临单位是以十进制计算,即:
1元=10角=100分=1000厘
反过来得到:
1分=1/100元,1厘=1/1000元
显然以元为基准,1分换算利率为1%,1厘换算利率1‰
民间借贷的几分几厘利息,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那就指月息。
那么“1分2厘”完整的表示“每1元钱一个月的利息是1分2厘”,也就是月利率为1.2%。
#两线#
如果“月息2分”,则年利率24%,这便是国家司法支持的最高利率。
如果“月息3分”,则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
司法设置的两条红线,即年化利率24%、36%。

#三区#
司法保护区(≤24%)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自然债务区(24%-36%)
借贷双方若约定的利率区间在24%至36%之间,则超过24%的利息部分,属于自然债务。如果已支付该部分利息,属自愿履行范畴,不能请求返还;如果尚未支付该部分利息,请求借款人支付的,不予支持。
无效区(36%+)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应予支持。
以上,是年/月/日息,以及分/厘计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来自:贷款常识